您当前位置: 首页-资讯 > -正文

专栏丨黄亮斌:鸡鸣喈喈

来源: 红网2023-08-03 19:49:40

鸡鸣喈喈

文/黄亮斌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鸡是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家禽,是否应该列入鸟类着实让我有些犹疑。但家鸡源于野生的原鸡,它与鸡形目的鸟类原本就是一个族类,而且与鸟类以亿年计的历史相比,鸡不过一万多年的驯化历史实在是太过短暂。鸡原本就是鸟类中的一员,况且《诗经》中有关鸡的几篇诗作——《君子于役》《风雨》《女曰鸡鸣》和《鸡鸣》——实在是非常精彩,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,于我而言,实在有些不舍割爱。

《君子于役》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行服役丈夫的诗歌。诗作最大特点就是自然、真实、朴素。“鸡栖于埘”“鸡栖于桀”,这里的“埘”和“桀”都指鸡窝。太阳下山了,一天又要过去了,鸡已经回窝,可是远在他乡服役的丈夫,你什么时候才会归家呢?《风雨》是一首描写夫妻重逢或说喜见情人之作。其中“鸡鸣喈喈”“鸡鸣胶胶”是鸡呼唤同伴的叫声,也暗示了主人公对心中人的思念。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,“鸡鸣不已”,在望眼欲穿中,那个思念的人终于出现了……《女曰鸡鸣》是一首对话体诗作。“女曰鸡鸣”,女子说鸡叫天亮了,该起床了;“士曰昧旦”,丈夫睡眼惺忪地回答,还没呢;“子兴视夜,明星有烂”,不信你推窗看天上,还有好多星星在闪光呢;“弋凫与雁”,等天亮我去射野鸭大雁来给你尝……小夫妻的甜蜜温馨洋溢其间。《鸡鸣》与《女曰鸡鸣》风格类似,都是夫妻对话,不过是描写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。“鸡既鸣矣,朝既盈矣”,女子说,公鸡已经叫了,大臣们已经去上朝了;“匪鸡则鸣,苍蝇之声”,男子回答,那不是鸡叫的声音,是苍蝇的嗡嗡声;“虫飞薨薨,甘与子同梦”,女子说,虫子飞来响嗡嗡,甘愿与你同入梦……每每读书至此,我都惊叹古人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,短短几句就把夫妻间的恩爱和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,而鸡这种最常见的家禽,显然是传达夫妇情感、表现家庭氛围的最好道具。

除《君子于役》外,《诗经》中与鸡相关的其他三篇诗作都写到鸡鸣,可见鸡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稽时动物。关于公鸡打鸣,有一个神奇的传说:东南方有一座桃都山,山上有一棵大桃树,桃枝覆盖有三千里;桃树上有一只天鸡,每天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在这棵桃树上时,它就开始鸣叫,然后,天下所有的雄鸡都跟着鸣叫。古人对公鸡司晨现象有很多解释。宋罗愿《尔雅翼》中说,鸡作为司晨动物,每天鸣叫一定是三次。司晨是公鸡的本分,如果哪天母鸡也在早上叫起来,所谓牝鸡司晨,那就是反常之事,一定是出现了幽王为褒姒所迷惑这样的祸事。古人还认为,夜晚群鸡鸣叫或者黄昏时单只鸡叫,都不是什么好兆头,前者预示着主家会有倒霉事发生,后者意味着主家会遭遇火灾。

古代对鸡有很高的评价,认为它有“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”五德:鸡有冠,这是文;鸡脚有力,这是武;敢于同敌人死拼,这是勇;看见食物相互告知而不独食,这是仁;鸣叫守时,这是信。古人尤其推崇“鸡鸣而起”,认为是君子应有的表现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曰:“鸡鸣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”宋张耒《进学斋记》中说,古之君子,“鸡鸣而兴,莫夜而休”。还有著名的“闻鸡起舞”,用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形容有志之士的勤奋刻苦。

我国有着漫长的饲养家鸡史,因此历史文献中也不乏这方面的记录。北魏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《齐民要术》对养鸡有着专业系统的介绍:鸡种,要取桑叶飘落季节出生的,而且体形要小,羽毛要浅,腿脚要又细又短,要喜欢守巢、不太发声的;鸡窝,最好挖地为笼,里面设置栈道,这样鸡叫起来不至于声音太大,静养易肥,而且可避免狐狸之类动物侵袭。古代有关鸡的书籍中,有一大类属于鸡的食用和食补介绍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了很多鸡肉食用禁忌,如阉割后还能打鸣的雄鸡有毒,不能吃;四月份不要吃孵过蛋的母鸡……简直闻所未闻。还介绍了白雄鸡怎么吃,乌雄鸡怎么吃:看来古代对吃鸡很讲究。

斗鸡是中国古老的传统,大概始于周宣王时期。《庄子·达生》中讲述了一个“呆若木鸡”的故事。据传周宣王特别爱看斗鸡,他请齐国驯鸡高手帮他训练出了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。这只鸡站在那里,心神安定,不骄不躁,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。别的鸡见到它这副样子,全都吓跑了,不敢与它斗。不过这只呆呆的善斗的“木鸡”现早已失去本义,而演变成了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。历史上喜欢斗鸡的远不止周宣王,南朝梁简文帝也算是其中一位。他在诗歌《斗鸡》中写道:“玉冠初警敌,芥羽忽猜俦。”看来这位帝王也是深晓斗鸡之乐的。不过,古时候斗鸡绝不只是帝王的事,很多文人墨客把斗鸡当作一种娱乐,并且留下很多诗作。如三国魏著名才子曹植有《斗鸡诗》,其中“长筵坐戏客,斗鸡观闲房”句,说明大家是在一间大房子里,坐在竹席上观看斗鸡,俨然把斗鸡当作了表演。南北朝时期文人庾信也有一首《斗鸡诗》,其中“狸膏熏斗敌,芥粉壒(ài)春场”句,“狸膏”是指狐狸的脂膏。师旷著《禽经》上说,鸡最怕狐狸,狐狸的气味往往让鸡“闻之丧胆”,完全失去抵抗的斗志。斗鸡的人发现这一现象后,暗地里在鸡冠上涂抹狐狸脂肪,往往能够做到不战而胜。中国诗词史上关于斗鸡还有一则佳话,那就是唐代两位著名文化大师韩愈与孟郊的“斗鸡联句”。前后共进行了七个回合,两位诗人把斗鸡的精气神简直写得活灵活现。限于篇幅,现仅辑录前两回合:〔韩愈〕大鸡昂然来,小鸡竦而待。〔孟郊〕峥嵘颠盛气,洗刷凝鲜彩。〔韩愈〕高行若矜豪,侧睨如伺殆。〔孟郊〕精光目相射,剑戟心独在。

相关附件:

名物学专著《以鸟兽虫鱼之名——走进〈诗经〉中的动物世界》

黄亮斌 著, 湖南大学出版社

这是一本介绍《诗经》中动物世界的博物学读物,分鸟部、兽部、虫部、鱼部四部分。

全书以散文的笔触,对《诗经》所涉及的几乎全部鸟兽虫鱼进行了细致爬梳。不仅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科学认知,对《诗经》中各种动物的特点、习性进行了详尽介绍;还引经据典,通过解读与其相关的历代诗词文赋、神话传说,挖掘各种动物作为文化意象的深刻内涵,展示了中国文化对《诗经》中鸟兽虫鱼的系统认知。

本书还对很多动物不容乐观的现状进行了介绍,今昔对比,表现出对生态环境强烈的忧患意识。

黄亮斌,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资深环保工作者。出版散文集《圭塘河岸》(获长沙市五个一工程奖,入选2021湖南省农家书屋推荐书目)、长篇报告文学《湘江向北》(获湖南省第一届“青山碧水新湖南”征文优秀长篇作品奖),《以鸟兽虫鱼之名——走进〈诗经〉中的动物世界》(入选新闻出版署2023年全国农家书屋推荐书目,入选2022年度湘版好书)。

标签: